5年来,我省以更优的环境、更实的措施,引天下英才归荆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资本与智本握手,一个个“全球首创”“全国首例”闪耀市场,刷新湖北速度。(5月5日湖北日报网)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湖北人才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迅速提升。从“科技十条”,到“人才20条”;从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落户江城,到“我选湖北”活动真诚相邀;从省委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到细化各领域的改革清单……数字见证变化。目前,全省人才总量达650余万人;在鄂“两院”院士68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31人、“万人计划”133人。实践证明,哪个领域拥有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其创新能力就越强,专业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就越高,产业链延伸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就越强。
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适应人才发展的新形势、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方面,人才制度体系还存在诸多不协调、不“赶趟”的地方。必须通过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
人才工作必须顺应全球人才流动规律和人才战略发展趋势,全球视野选才、海纳百川聚才、宾至如归留才,从而在荆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洼地效应”,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政府要争当“领先用户”,支持推动人才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湖北先行先试;政府还将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保障,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再创新的文化氛围。
人才集聚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让竞争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人才流动,激发人才活力。围绕产业发展,集聚紧缺人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为人才发展松绑,使人才建设呈现“滚雪球”效应,产生可喜的“人才链”现象。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力量,政府要不越位不缺位,这将给湖北创业、就业、研发、服务等领域带来一轮全面革新。
怎样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核心是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消除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院内院外的围墙。让人才放开手脚创新创造,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水洪波
(作者:刘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