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保姆纵火案”再次撕开了家政业乱象:家政公司培训7到10天收费超千元;应聘被推荐培训办证,称有证工资高;不经过培训也可以代办证书;从业人员供需缺口达3500万人;合同多由雇主和保姆签,中介易推责;保姆分级缺乏标准,各家公司自己定价,没有一定的参考标准……(7月7日《新京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请家政公司上门帮忙带孩子、照顾老人、分担家务。随着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不断涌现,然而真正到了人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才发现相关的法律依据并不是那么好找。家政服务的主客体,包括中介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能仅仅依靠口头承诺或者市场需求来左右,完善的立法和严格的监管势在必行。
由于“法”之不厉,家政服务行业标准和规范“扑朔迷离”,导致当下服务行为乱象丛生。如新闻中所反映到的,服务标准不一致,收费虚高,而性价比低,雇主与服务人员、第三方中介,权责不能明确界定,三方权益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伴随者人口老龄化加剧,二胎政策放开,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殆尽,家政服务人员缺口之大,让许多家政服务机构对如何招聘合格服务人员伤透了脑筋,无奈只能放开准入条件。所以,不少家政服务人员普遍缺乏基本文化素养,而能干事的,耐得住性子的,年龄都偏大,技能水平却不高,甚至有些家政人员道德水平堪忧,违法乱纪之事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家政服务行业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信任恐慌,必须通过严格立法来缓解这尴尬而又紧张的情绪,规范准入制度。
虽然我国家政服务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对其出现的问题治理也从没间断过,但撼山容易撼动整个行业难,原因无外乎:家政服务行业自主性自我放大,家政服务机构在“卖方市场”下自由增设或降低门槛,如设置天价培训费;即使出现了雇主和服务人员的纠纷,也没有明确的追责机制,更多地反映在处罚手段不足。因此,要真正规范好家政服务行业,不仅要治标,还需以法来治本。
法无以立则失公允,法不威严则乱象生。目前我国家政服务行业由于法律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家政服务机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影响,雇主对家政行业的评分和信任感持续下降。只有通过健全法制,才能为家政行业的稳步发展保驾护航,促进家政市场繁荣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冷洋
(作者: 编辑: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