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34℃高温。临近中午11:30,在室外工作了一上午的69岁的睢宁县环卫工人王德彬走进有空调和电风扇的“食堂”,领到了一份免费的午餐。(8月7日人民网)
众所周知,不论严寒酷暑,风霜雪雨,环卫工人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维护城市干净清洁,他们被誉为马路上的天使,是城市的美容师。然而现实中,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及福利待遇低,人群年龄偏大等一系列工作及生活状况也令人揪心。关爱环卫工人是社会各界的共识,政府、企业和个人关爱环卫工人的行动也一直在进行中,环卫工人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免费体检、免费午餐等公益行动时常见诸报端。
请环卫工人免费吃饭,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为何江苏睢宁的环卫工人免费午餐公益行动,还是能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赢得得诸多点赞呢?笔者认为,网友点赞不止是为花出去的真金白银,更多的是为“免费到底”的豪气和决心。面对着是否为作秀的质疑,睢宁城管局局长助理坚定的称,“要将免费午餐免费到底”。要知道,将免费午餐进行到底,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能够承诺的,谁也不能保证免费到底,为何睢宁城管敢做此承诺呢?
目前,关爱环卫工人的行动频频,多数是凭借一人之力,为一时之举,毕竟单独的企业和个人能力有限。就拿免费午餐来说,今天有饭馆老板请客了,明天有企业捐助了,大家都在行动,尽一份力,不过对环卫工人来说,这种关爱还是有一顿没一顿的事,不能切实有效的彻底解决中午吃饭问题。其实,社会上不缺关爱环卫工人的爱心和力量,却缺乏聚沙成搭的组织搭建,将社会力量聚合,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建成长效机制来做长久保障。
睢宁目前的“免费午餐”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源自全县的“环卫工人免费午餐”公益活动,就餐点是免费提供的,有学校食堂,也有企业售楼部,就餐费用则是来自社会爱心人士捐赠。靠爱心支撑的免费午餐能走多远呢?虽然捐赠的企业和个人纷纷表示会坚持下去,但是组织者依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令人感到忧心。如今,睢宁城管局敢承诺免费到底,是因为经过这一个月的时间,这项公益事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有了源头活水。
搭建公益事业平台,形成长效机制,离不开政府的源头活水,也离不开社会的爱心和监督。单靠政府,资金筹不足,监督不透明;单靠社会和个人,力量分散无组织,形成合力较为困难。睢宁县将二者结合,一方面,广泛宣传环卫工人免费午餐公益活动,打造了“诚信捐款、透明使用”的平台,构建了长效机制的群众基础和监督力量,是为“活”;另一方面,将公益事业纳入招标加分,鼓励企业单位参与,同时政府也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免费午餐行动,解决了资金筹措的大头,是为“久”。由政府牵头,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纳入平台之中,以第三方平台的方式做公益,将公益事业做“活”做“久”。
公益和慈善虽然分属不同,但并非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现今我国慈善事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单兵作战难免独木难支,以慈善为契机,形成初具规模的社会效益,再引入政府力量,将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相结合,既减小了政府试错成本,也发挥了慈善的市场机制效益,将政府和社会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长效保障机制,做“活”做“久”。这种方式,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来说,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唐继业
(作者:刘文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