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乘客反映,京沪卧铺动车组涨价了。从上海到北京的动卧D312次列车周五的票价从以往的上铺票价约650元,涨到了730元;下铺价格从约730元涨到了800多元。对此,4月1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铁路部门获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动车组票价实施市场调节价,由运输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状况自主确定。(4月18日澎湃新闻网)
乍一看,这种涨价的确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似乎也违背着铁路的公益属性,但仔细分析后却不难发现,这种“涨价”有着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充满着弹性的“一日一价”,不仅是票价科学灵活的一种体现,也是铁路部门理性应对和均衡发展思路的展现。
和许多行业一样,铁路运营也存在着淡旺季之分,旺季时期,动车票源紧缺,甚至一票难求,淡季时期则出现很多剩余车票,造成资源浪费,巨大的反差之下,如何解决这种冷热不均的现实问题,无疑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科学灵活的“一日一价”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它符合铁路自主定价的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动车组票价实施市场调节价,由运输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状况自主确定,也就是说,铁路部门拥有“高铁车票定价权”,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客流分布等因素自行调整动车票价。只要票价调整是在尊重市场的基础上产生的,兼顾铁路部门和旅客的利益,就无可厚非,从此而言,此次动车票价调整,实施“一日一价”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符合铁路的市场化发展原则和公益化运营理念。
其次,“一日一价”实际上是一种差异化定价,也是一种削峰填谷之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平衡动车淡旺季差异,“一日一价”,也就是按照车次、日期的不同,推出不同的票价,这种差异化设计,无疑可以从源头平衡运力,旅客只要掌握这种调价规律,掌握订票技巧,科学设计出行计划,就能够确保出行快捷顺畅。因此,“一日一价”展现出一种精准科学的应对思维和解决智慧。
再者,“一日一价”并非冲动而为的“拍脑袋”决策,而是经过前期的试验得出的模式。有着一定的实践支持和经验支撑,早在2012年底,上海铁路部门已经开始试点此模式,2017年,铁总又对14条动车组线路的票价开展了浮动试点。这些都可以视为是“一日一价”的雏形,是在为今天的票价调整做准备,打基础,其目的在于通过票价的浮动,促进旅客均衡出行,并提高动车组的使用率,优化运输资源配置。
而且,这种调价模式在航空等领域已经普遍存在,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经验,铁路部门此次借鉴了民航的调价模式,表现出一种虚心谦和的姿态,也是安全务实之举。
当然,无论出台何种便民举措和惠民措施,其目的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分享更多的改革红利。对民众来说,于公于私我们都理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就铁路而言,则应当始终保持高水平的服务标准,让旅客的出行体验更加美好,这样才符合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本意。
来源:荆楚网
作者:朱丹
(作者:詹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