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大学生评论大赛】舆论关注下的“特事特办”何时休?

发布时间:2018-07-10 09:54:26来源:荆楚网

  “读了四年大学,入学体检都过了,临毕业却说教师资格证有身高限制。”陕西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小李很困惑,即将毕业的她却因身高限制可能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甚至面临违约风险。为此,陕西省教育厅对此回应,小李问题特事特办,计划明年取消教师资格证身高限制政策。(7月4日 《新京报》)

  近些年来,舆论关注下被动的特事特办的事件层出不穷。河北衡水小伙办护照被刁难,返乡6次、多跑3000余公里,媒体一报道,市领导奔赴现场,涉事民警被调离;江苏丰县小伙办营业执照遭遇“踢皮球”,白跑十来趟,媒体一曝光,相关责任人受处分;河南郑州一名孕妇,4个月内跑了20趟仍未领到准生证,媒体一“围观”,相关部门又是发证又是道歉;患癌协警为妻儿能够拿到深圳户口而抗癌续命,媒体一关注,警察特事特办提早为其办户口……

  类似事件形成了一个规律:先是媒体关注,接着领导“救火”,然后特事特办,问题迅速得以解决,最后涉事人员受到惩处。其实在中国的语境里,当悲剧被媒体报道进而引发关注,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突破既有规则的“特事特办”,一经“特事特办”,往往问题解决得既快又好。

  新闻报道了就可以特事特办,如果没有报道出来,谁会来关心这些人呢?而舆论关注下被动的特事特办是否掩盖了真实的问题和制度性解决的可能?这样的“特事特办”究竟何时休?

  如同在此次事件中的小李,一经媒体报道发酵,相关部门就做出了“特事特办”的决定。可是细想,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因为没有“特事特办”,被僵化的身高规定挡在教师职业的大门外却心怀教书育人理想的年轻学子?再者,老师考核又不是选秀比赛,为何非要加一道身高“枷锁”?因此,笔者认为特事特办有其现实价值,关键时刻总能发挥效力。但是“身高限制当老师”真正需要的不是“特事特办”,而是制度性的反思与补救,相关规定该取消的就取消,该完善就完善,该与时俱进的就得与时俱进。

  再者,如同高考期间,各地媒体都报道了很多考生临考丢失身份证,警方“特事特办”加急办理临时身份证,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考的故事。可是值得反思的是:同样是办理临时身份证,高考期间就可以“特事特办”,不是高考的时候就要很长时间?既然能够在几个小时办好,就表明加快证件办理是不存在技术问题的,那么问题出现在哪?固然,这种“特事特办”是柔情的,可是掩藏的却是被动的工作和教条的政策执行。

  我们需要“特事特办”的柔情,但我们更需要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特事特办”这个说法。如果说,“特事特办”不符合规定,那就是违反政策乱办事。如果说“特事特办”是正常的,那就说明这个事情不“特事特办”也能办好。能够办好的事情,我们还是少些“特事特办”的好。

  社会在进步,制度在完善,因此,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特事特办”也应越来越少。

  来源:荆楚网

  作者:王钰琪

  学校: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