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女孩王心仪以707分考入北大后写出“感谢贫穷”一文,该文一出,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立即转载,文章一时间刷爆网络,感动了无数人。几天后,以新京报为首的媒体人却对此文评论说“贫穷不值得感谢”,“感谢贫穷”是一锅毒鸡汤。
诸如此类“贫穷不值得感谢”,“毒鸡汤”等的舆论其实是对“感谢贫穷”的一种误读,他们看到的只是文章最表面的东西,“感谢贫穷”四个字成了他们误读的根源,他们认为王心仪所写的只是单纯的感谢贫穷,狭隘地看待了感谢贫穷一文。实际上王心仪“感谢贫穷”一文并不是单纯的感谢贫穷本身,而是感谢因贫穷磨砺出的坚韧意志以及那个战胜了贫穷的自己。细读“感谢贫穷”,拂去贫穷的沙雾,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屈于贫穷,相信知识的力量,永远充满希望的少女。
如果“感谢贫穷”是对贫穷的歌颂赞美,全文充斥着“如果没有贫穷就没有如今的自己”的这种语句,表达的是自己何其有辛遇见贫穷的态度,那么这篇文章无疑就是糊涂的“毒鸡汤”,但是王心仪“感谢贫穷”一文中并未出现认为贫穷伟大的字眼,更未表达出因贫穷而骄傲的态度。相反的,她还向我们展现了贫穷给自己带来苦难和不幸。“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显然王心仪肯定贫穷是不辛的,可她为什么还要感谢它呢?正如人们常说:“不能摧毁我的必然使我强大。”王心仪感谢的并不是贫穷,而是那个因贫穷而磨砺出来的让自己强大的意志力量,那个没有被贫穷摧毁而变得更好的自己。
感谢贫穷的四个字措辞使得某些媒体对文章进行断章取义,望题生义,误读文章内容,对文章进行片面分析批判,但如果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核,清楚作者真正的意图,那么“感谢贫穷”就不会被误读。从文章中“感谢贫穷 ,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感谢贫穷 ,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等语句段落,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心仪并不是感谢贫穷,她真正感谢的是贫穷带给她的品格和意志。我们只有明确这点,才能公允地理解文章的内核,不至于误读文章,曲解文章原意。
王心仪在文章中的前半部分明确列出了贫穷给自己家庭造成的困难,指出了所谓贫穷给自己带来的苦难和压力,后半部分则写的是因为没有曲于贫穷而变得更加美好的自己。仔细阅读文章,我们会发现文章强调的是,正因为贫穷的种种不好,所以才要去战胜贫穷。宣扬的是不屈服贫穷,要努力跳出贫穷,向上而生的精神。所以,“感谢贫穷”一文并不是毒鸡汤,也不是一篇应该被批判的文章,“感谢贫穷”不应该被误读。
很多人没有细读过文章,仅凭文章标题就任意曲解文章本意,跟随评论潮流,误读“感谢贫穷”,将王心仪拉入舆论之中,使其处于争议的风口浪尖,这对一个即将步入大学,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小女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文章走红后,王心仪接受采访称,那是她预料之外的,她非常的失措。如今的舆论形势更是她所无法预料甚至是不甚理解的。误读“感谢贫穷”会给王心仪带来多大的伤害我们无所判断,但是处在舆论争议中心一定会给她带来莫大的压力。平时,我们只是被身边的人误解都会感到难过伤心,如今,王心仪的文章和想法却被千万人误读理解,她该会怎么样?
误读“感谢贫穷”磨灭了文章本身的力量,一个处在贫穷中的孩子没有被生活打败,更没有丧失理想与希望,努力看到生活中美好的部分,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拼尽自己的力气成长为更优秀的人。这样的故事本应该被我们所称赞,这样强大的精神力量应该被我们所赞扬。“感谢贫穷”的主旨正是这样,它拥有的是极强的正能量。然而,一味追求潮流,努力博眼球的媒体人却误读了这样的精神,忽略了文章的内涵,磨灭了文章的力量。
诚然,贫穷当然不应该被感谢,它是苦难的根源,是一个需要被改变的状态,以贫穷为荣,宣扬贫穷而不追求进步的想法固然是错误的。“感谢贫穷”一文内核也确实不是赞扬贫穷,而是赞扬战胜贫穷的意志和力量,但却被媒体误读成了相反的意思。“感谢贫穷”一文没有错,错的是那些仅凭题目就对文章断章取义,任意误读曲解文章本意的媒体“感谢贫穷”不应该被误读。
来源:荆楚网
作者:雷蜜
学校:太原师范学院
(作者:詹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