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问责只顾数量必然失去质量

发布时间:2018-11-15 09:48:33来源:荆楚网

  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问责已成为约束权力责任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问责或多或少正在走样。(11月14日《半月谈》)

  调查显示,有的地方简单以问责数量衡量整治效果,有的部门为了凑数只好挖空心思“泛化问责”,最终造成基层干部“躺枪”。凑数式问责背后心态多样,有的为“拼凑政绩”,有的是“捏软柿子”,有的为“息事宁人”,有的是“敷衍塞责”,其本质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凑数式问责难以把问责变成“良药”。监督执纪问责要把握好“四种形态”,其中第一种形态,要求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第一种形态是党内监督基础工作,抓住了这个环节,党员干部就能不犯或少犯错误,就能防微杜渐,防“大病”于未萌;也说明问责不一定就是给处分。对那些涉及党员干部的轻微违纪问题,本可以批评教育,但有的地方为了凑数,以完成目标任务,还是给予了党纪处分。为问责而凑数,不管问题大小都往处分问责方向去靠,随意将问责标准扩大化,会极大助长歪风邪气,长久下去问责就会变成“空架子”。

  凑数式问责难以把问责变成“鞭子”。“依规依纪、实事求是”是问责工作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问责要坚持求真务实、精准发力,是哪一级责任就追究到哪一级,该采取什么问责方式就采取什么方式,不应当问责的就决不能追究责任,做到宽严适度、不枉不纵,把问责的鞭子打准人、打在痛处。有的地方问责为了凑数,随意伸缩问责标准、甚至交易问责数量,必将严重损害党纪国法的权威性,降低党委政府的公信力,是一种权力滥用的官僚做法。同时,凑数式问责还会助长官官相护的风气,让真正的违法乱纪者浑水摸鱼,暗度陈仓,掩盖其背后隐藏的大问题逃避惩罚。

  凑数式问责难以把问责变成“警钟”。问责是针对不担责、不作为的行为,坚决打板子、甩鞭子,既打疼形成震慑,又打响警示他人。问责是层层传导压力,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的利器。有的地方搞“选择性问责”,只问责基层部门不问责上级部门,只问责弱势部门不问责强势部门。原因在于问责下级干部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以致很多时候拿基层干部来凑数。搞“选择性问责”,以拿基层干部“开刀”为习惯,不仅乱了纲纪,更会挫伤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问责是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是查处违法乱纪行为的严肃手段。问责只顾数量必然失去质量。问责不能任性,凑数式不可取,要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控好制度之“尺”,让问责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