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柯玉乾:破除“衡水模式”要从“里子”开刀
发布时间:2015-03-13 11:09:22来源:荆楚网

  2008年创造了高考奇迹的衡水中学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政协委员崔永元近日在“两会”上指出衡水中学的纪律比军营还严格:严格规定了各项动作时间,比如大厕3分钟,小厕1分钟。晨跑人手一本书或一张卷子,只为在停下来休整或等待之时,看课文背单词。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有解剖“衡水模式”并宣称要加以效仿的高校,有赞扬衡水培育出“人中龙凤”的家长,有调侃衡水是应试教育“战斗机”的网友,有提倡素质教育批判高考制度“误终身”的专家...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果却莫衷一是。

  提到衡水中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清华北大。毕竟这所中学从2008年到2011年共有278人考入了上述两所学校,2011年更是创纪录的考了70人,占全省的一半。“血狼精神,与我同在”  、 “今日疯狂,明日辉煌”是他们的座右铭。

  虽然众声喧哗,但不难看出各方争论都集中在一个点,那就是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到底哪个适合中国?为何素质教育总是推行不下去,而“衡水模式”却可畅通无阻?

  殊不知,这其中夹杂着多方的利益和涉及到中国人文化价值观问题。

  从现在的衡水中学来看,说白了,如今的办学,就是在做生意。拿着北大清华的招牌,招揽顾客。每年考上的越多,他们的招牌就越响,名头也就越大。事实证明这招确实很管用,年复一年,生意总是源源不断,发财的势头很足。如此,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考得越好抓得就越紧,素质教育从何谈起?

  《新京报》曾经报道过衡水中学的老师们工资在三四千元左右,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据说近两倍),这让老师们“很幸福”。不容置喙,对于高考奖励的现象在各大高校已经不是秘密。只要是学生考上了一本,授课老师都会有一定的奖励和分成,更不用说考上清华北大了。学生教的好,既有面子又有票子,谁会不卖力?

  最后对于家长和很多学生来说,高考就是“救命稻草”。生活在农村的家长受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所以寄希望于自己的下一代能够“脱离苦海”。而从小就目睹了这一切的学生,也期盼着通过高考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梦想,不用在农村蹉跎岁月。“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思想已经在他们脑海中深深扎根。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城市生活的那部分人自然也希望守住已有的家业,谁愿意越过越差?

  于是在这个崇奉“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我们就看到了这一幕:大量的家长虽然嘴上说无奈,但最终都还是拼命把孩子送到这些“衡水式的学校”就读,而不是那些可能被认为是素质教育做得不错的学校去学习。换言之,为了自己、孩子和家族的未来,这些应试教育的推崇者都是两厢情愿,你愿打我愿挨,很公平。

  有些评论者经常把这类问题的讨论最终归结到高考制度上去,认为是现行的高考制度在逼迫大家,不得不穷其所有来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所以要改革现有的高考制度。诚然,高考起到了一定的指挥棒作用。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学生的“疯狂表现”是各方利益的综合作用和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造成的,就像科举为了做官一样,考试就是要出人头地。不好好学习,不追求成绩,你来读什么书?

  其实问题并不出在衡水中学采取这种教育管理方式,而在于“衡水中学模式”几乎是当下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唯一模式,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也正是衡水中学能如此吸引关注的原因。如果在一个地区,有几所中学,每所中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自主选择其中一所适合自己的中学。在这几所中学中,有一所像衡水中学这样实行严格管理的,也有其他实行较为宽松的管理的,而且大家认为选择衡水中学和选择其他学校都不错,我们还会如此关注衡水中学吗?

  “衡水模式”,说小了是面子,说大了是利益和希望。支持也好,谴责也罢,中国想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认清这样的现实。从“里子”着手,抓住本质开刀才能破除它身上的“金钟罩”。

  稿源:荆楚网

  作者:柯玉乾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