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几年前被确定为市级贫困村,要求3年内完成脱贫任务。那几年,各级领导、专家经常到村里实地调研,带来致富增收的项目、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可惜的是,脱贫验收达标之后,村里就开始走下坡路。(《人民日报》)
采取积极的扶贫措施,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突出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扶贫工作呈现“上头热,下边冷”、扶贫项目“失准头”的、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的现象。更有部分地区扶贫工作如同“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刚脱贫又反贫现象“屡见不鲜”。扶贫攻坚容不得走“下坡路”,扶贫工作切忌避免“割韭菜式的重复”。
那么为何地方扶贫工作会出现“割韭菜”式的反复?笔者认为,问题就出在这个“割”字。很多地方在开展扶贫工作时,仅仅是“割韭菜苗”,而没有触及到“除韭菜根”。 有地地区为了及时完成扶贫任务,选择“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法,把能用的资源都集中倾斜过来。可是,待市里验收完毕后,又让很多政策和资源“倾斜”回去了。扶贫资源“拆东墙补西墙”,扶贫攻坚也成了“打乒乓”。
那么扶贫资源为什么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这除了涉及到扶贫的科学性层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这些歪风邪气在“闹鬼”。部分领导干部为了让扶贫效果显得“卓有成效”、为了让自己显得“精明能干”,不惜违背科学发展之道,一味追求形式上的“速度”和“收效”。最终是浪费了资源,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扶贫。
对此,我们在“斩韭菜根”时要做到精准扶贫,变以往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贫困村需要政策倾斜甚至是集中扶持,但重要的是看长期效果,仅靠搬运项目、资金、政策式的“输血”来应付验收,终将难以为继。俗话说“打蛇打七寸”,真正的扶贫要做到定位精准,瞄准“靶子”。不仅要把扶贫资金用到每一名贫困群众身上,更重要的是找准“穷根”,对症施治,避免虎头蛇尾,才能真正帮助贫困群众彻底“解套”。
“凡事都怕认真二字”,扶贫致富不是“喊口号”,只有“实起来”、“狠起来”,才能真正端掉“韭菜根”,让人民群众一起来分“大蛋糕”。
稿源:荆楚网
作者:彭亦桓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