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人民日报记者从教育部证实,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慨念。(1月11日人民网)
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这首歌中,有这么一句歌词“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直接呼应着“八年抗战”,是广大民众的共同记忆。如今,“八年抗战”将改变成“十四年抗战”,让民众有些“蒙圈”。其实,只要民众厘清两种说法出现的原因和相互关系,就能准确理解“8年”变“14年”实际是抗战历史本质的回归。
“八年抗战”即1937年说,抗战时间从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而“十四年抗战”即1931年说,抗战时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这两种说法一直在不同场合、不同角度、不同语言环境下使用,其实质内容没有矛盾,只是时间起点计算不一致。
按照常理,一场战争开始的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不应当出现分歧,但国内对于抗日战争的起点和经历的时间上不尽统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党史学界关注的重点不一致,学界在1931年到1937年的历史上更多关注苏区、反“围剿”、长征等,而在民国史上更多关注“攘外必先安内”一类政策。于是,便出现了“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的不同说法。
其实,“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关联的两个概念。在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期间,抗战处于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部分华北和华中地区的中国军队的局部抗战阶段,在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期间,抗战进入了全国抗战阶段,即“八年抗战”,把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联结起来,就是“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立足于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正确认识,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这种说法是对抗战历史本质的真实回归,是更完整、更准确的抗战表述。此次,教育部基础二司下发函件,要求中小学地方教材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正是基于此。
对此,要正确认识“十四年抗战”说法的准确性和重要性,切实落实更改教材说法的工作要求,并逐步加强对社会读物说法的规范力度,以此形成全覆盖式的宣传引导氛围,从而实现广大民众对“十四年抗战”这种说法的准确理解和自觉接受。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娅
(作者:刘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