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熊彦:多让年轻干部在基层“试试金”

发布时间:2017-03-01 09:40:31来源:SRC-13

  近年来,按照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新精神、新要求,在基层加强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一个非常重要途径,基层一线俨然成为了检验年轻干部的“试金石”。

  学而优则仕,在今天仍对广大年轻的择业有很较大的影响。踏入公门的青年才俊们,胸怀一腔赤诚,揣着家国情怀,意气风发,期待能在基层施展本领,干出一番事业。

  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崭新的岗位,崭新的挑战,有的年轻干部在新的岗位中,能迅速调整适应,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得到组织、领导和群众的认可肯定。而有的到了基层后,一时适应不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尴尬往往让他们措手不及,有的中途放弃,有的开始迷茫,甚至自暴自弃,不知该如何是好。还有一些工作久了,觉得工资低、付出多,提拔受制于主客观诸多限制,思想逐渐消极,工作得过且过,不能真正把心沉到干事创业中来,忘了初衷,丢了心神。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党管人才,要把年轻干部的培养管理牢牢抓在手上,要着眼于本地干部队伍的长远建设,把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多想办法、加大激励、搭建平台,让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能让青年人才还未折翅高飞,就铩羽而归。

  畅通机关基层双向交流渠道。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机关和基层犹如“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基层和机关各有优势,但是长期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工作,容易造成思维的单一化、视野的局限化。要从中挑选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实行“机关-基层”双向交流,让机关干部在精准扶贫、信访拆迁、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基层村(社区)等第一线去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在接地气、察民情中强化宗旨意识,让基层干部能在上级机关提升组织协调、文秘服务、会务筹备、调查研究等工作能力,在科技园区、创业就业、人才改革、龙头产业等改革发展第一线去提升综合素质,在当参谋、做决策中增强服务本领;

  建立完善年轻干部“逢提必下”制度。按性别、年龄、职务和基层工作时限,分层分类建立本地区年轻干部培养台账,在拟酝酿动议提拔重用之前,安排在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岗位经历单一的年轻干部,以及多年未到过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再下基层,更新自己“经验库”中的群众经验,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将经验和问题向“上”带,帮助基层干部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今后的决策贴近社会实际和民生所望。

  优化年轻干部教育管理方式。打好预防针,年轻干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热情高涨,但受挫折力却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考虑不周,须知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正确对待功劳、苦劳和疲劳,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能在岗位中耐得住寂寞,专注于工作。同时,逐步引导青年干部把学习当做一种习惯,不论是在基层一线服务群众,还是在机关综合协调,起初的条件必定是艰苦的,在艰苦的环境中若能与学习为伴,即便不能成为一名伟人、名人,也当是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一名充满着正能量的人。此外,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熊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