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篇《中产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的孩子同读幼儿园》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其中提到随着父母经济收入的不同,有一条看不见的鄙视链正在悄然形成,其中就连看《喜羊羊》《熊出没》的孩子,也无法和看《迪士尼》《小猪佩奇》的孩子聊到一起去。(7月10日中国新闻网)
教育“鄙视链”,是家长为孩子“量身定做”的一套挂着闪亮“身份牌”的外衣,上上下下都透露着金钱与狭隘,这不仅不会让家长们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会让孩子陷入焦躁的攀比心理。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认识,被称为“破窗效应”。从社会角度来看,教育“鄙视链”一旦形成“破窗效应”,无异于为成长中的孩子们埋下了一颗颗父母亲手制作的“毒药”。
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如果剔除了“攀比”中的脱离实际和爱慕虚荣,让孩子比品德、比奉献,比学习、比成绩,那自然是见贤思齐。而一旦攀比变成了“拼爹”、拼规格、拼面子,就与教育“初心”相背离,难免最后让孩子“得不偿失”。
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家长的问题。”古人云:“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诚然,教育需要物质条件作为载体,但是过分强调客观,忽视了言传身教对孩子主观影响的作用,那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培养是百害而无一利。
经济学家张五常说,我不相信一个内心不谦虚的人,能真真正正地学得些什么。作为父母,要引导孩子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而不是连动画片都要划分为三六九等,强迫让孩子去跳跃一级级根本不存在的阶梯。正确的价值观不会用金钱来衡量,也不会让孩子站在托举的手臂上俯视他人,优越感来源于孩子对自我成长进步的肯定,否则只能是漂浮的泡沫,轻轻一碰就破碎,经不起挫折的磨砺。
世上本无枷,心锁困住人。道理摆在那里,家长不是完全不能理解,可是一旦面对这似乎骨感又残酷的现实,想想自己以前吃过的苦,受过的累,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坚持强加给孩子所谓的“梦想”。家长们认为自己经历过的“磨难”,是社会发展所遗留的附加产品,认为如果让下一代继续经受这磨难,就只能是自己的软弱和无能。
身边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某某亲戚考上了清华北大,而自己却“浪迹天涯”;朋友家整天吃香喝辣,自己一日三餐却味同嚼蜡;邻居家的孩子彰显才华,自己家的熊娃怎还没长牙……“别人家怎样怎样”,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国式嫉妒被发泄的集聚器。
童非木偶,焉能提线摆控?教育“鄙视链”拴住的不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也不是不会英文而操着一口地道方言的熊大熊二和光头强,更不是小时候翘首以盼的黑猫警长。纵然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但并不意味着就要揠苗助长,我们小时候不会去吐槽葫芦娃是否真的本领大,舒克和贝塔到底是真是假,只记得那是每天放学后的美好时光,是简简单单的快乐,没有忧愁。请给孩子一个少一些束缚的现在,他会还你一个多一些憧憬的未来!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冷洋
(作者: 编辑: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