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讲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决策背景和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故事,不仅展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攻坚克难,更反映出中共中央全面推进改革的决心和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奇迹般的发展让世界瞩目,令世人惊叹。然而,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京津冀等地动辄遭遇的“霾锁连城”业已证明,在赢取“金山银山”的同时,我们正失去不少绿水青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没有了依托。面对触目惊心、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痛定思痛。如何为这片土地提供永续之脉?如何更好绘就“美丽中国”的新画卷,成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生动阐述了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并在生态文明改革的整个进程中一以贯之。
2015年9月22日,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社会公布。其中,方案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空间均衡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六个重大的理念备受瞩目。
正是源于有了先进的理念,才有领先的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在《守住绿水青山》这一集中,披露的因遭遇“最严环保法”被罚款9000多万元的企业、对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污染事件的追踪,腾格里沙漠腹地环境污染问题的彻底解决,以及福建长汀生态治理、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尤其是中央环保督察2016年全面开启,相继进驻23个省区市,问责人数超过万人,无不印证出新一届中央集体铁腕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坚实足迹。
督察治标,如何治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住青山绿水需要坚定绿色政绩观,而不是以GDP增长论英雄。2016年12月22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正式公布,昭示坚决向错误的发展观、政绩观说“不”的果决态度!对不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人终身追究,倒逼保护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
守住青山绿水,需要用制度作“防火墙”。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制定修改的法律就有十几部之多。就在今年,充满改革创新意味的“河长制”在全国范围实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在全国范围停止;生态补偿迈出实质步伐……可以说,当今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起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一项项改革举措,一部部制度出台,不仅直面当前的突出问题,以期立行立改,而且着眼长远,标本兼治。从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入手,形成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环境保护机制,中国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共济双赢”的绿色崛起之路。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五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之间,用生动的实践打造出守住绿水青山的“中国样本”,让绿水青山成为美丽中国不变的底色。因为守住绿水青山,就守住了金山银山,守住绿水青山,就留住了美忆乡愁。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戴军
(作者:刘文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