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刘天放:大学开设“舞龙课”绝非喧宾夺主

发布时间:2017-10-23 10:08:19来源:湖北日报网

  每逢佳节,各地都少不了这样的场景:十多位身形壮硕的汉子身着红色或黄色套服,手举木棍,头顶巨龙,跟随“龙珠”来回游走,扭、挥、仰、跪、跳、摇,摆出各种造型。一旁的观众连连叫好,掌声雷动,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这般的欢快喜庆,如今在浙大的课堂上也能见到。新学期,浙大首次将舞龙舞狮课纳入了体育课选课系统。(10月22日《钱江晚报》)

  对大学开设“舞龙课”,也许有人感到不解,因为大学不是单纯的技能培养场所,也不总是强身健体之地,而该是起“灯塔”作用的先进思想发源地,是传授先进知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因此,难免有人认为,大学开设“舞龙课”有“喧宾夺主”之嫌,甚至给人以“不务正业”之感。然而,如果仔细观察,搞清楚开设“舞龙课”的目的,与课业是否有关,对教学有无正面影响等,就会改变原有看法。

  首先,浙大是开设舞龙“课”,而非设置舞龙“专业”,即开设一门课与设置一门专业有很大差别。大学开设的一门课,是某专业下的附属课程,仅是对某些专业课的必要补充,非“主修”。而设置“专业”就不同了,一门专业是需要固定下来且需要长期学习和探索的学问。可能有人把有高校设立“小龙虾专业”,与浙大开设“舞龙课”“舞狮课”混为一谈了。那所高校开设的是小龙虾“专业”,而不是为某一专业开设的一门课。

  其次,“舞龙”实际上是“一项标准体育运动项目”,是对学校体育课教学的有益补充。舞龙,俗称“玩龙灯”,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戏,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既然是“体育项目”,将其引入体育课堂就未尝不可。况且,一条龙至少需要十个人,一头狮子需要两个人,这不正在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需要吗?

  再次,浙大社科大类的大一新生李青彦的话,能代表一些学生选“舞龙课”的目的:“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我已经大三了,就想选一门好玩有特点的课。”可见,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一些学生选修这门课。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也都保留着“舞龙”的习俗。舞龙,是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舞狮。从古至今,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也已经遍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洲等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学生通过“舞龙课”,就是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课上开设“舞龙课”不仅没什么争议,还显得很有必要。

  可见,学生通过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做出各种舞狮动作,不仅对体育锻炼有好处,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还能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扬,可谓好处多多。其实,浙大开设“舞龙课”,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即高校作为开拓创新的高地,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增添新课程,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想法,都该勇于尝试,如此才能展现大学应有的气魄。循规蹈矩、故步自封,与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初衷相悖。由此,大学开设“舞龙课”绝非“喧宾夺主”,而是对教学,尤其是体育教学的必要补充。

  当然,既然开设“舞龙课”,就要把它当成一门课来教好,在教材编写、师资配套和资质等上,都要认真对待,还要及时评估教学效果,以把这门课上得更好。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