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强德平:坚守“袖珍村小”的故事温情又悲情

发布时间:2017-10-23 10:13:58来源:湖北日报网

  近日,《重庆日报》报道了重庆八角村小的故事。讲述了该校从曾经拥有数百名学生逐渐演变为“袖珍村小”的过程。如今,这所村小虽然拥有不错的办学条件,但仅有3名学生和1名老师。老师康清秀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村小,既要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让学生多方面掌握知识与技能,也要关心校舍,操心学生日常生活,甚至兼顾炊事员。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媒体的一篇报道,是关于吕梁山乔子头学校关闭与复活的历程。相比之下,八角村小显得幸运许多。一方面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让学校的办学环境和软硬件设施得到改变;另一方面得益于康清秀老师的坚守,使得它一直维持运作没有中断。学生的教育历程没有被耽搁,依照儿童成长的连续性规律,这是最大的幸运。

  不容置喙,她身兼数职创造的社会价值早已远超物质回报,甘守清贫就是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最好证明。温情之处也在于此。

  但温情和热泪盈眶背后,往往是悲情和现实无奈。八角村小不会例外。即便其办学质量、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也免不了学生减少的发展趋势,以至于仅剩3个孩子。这背后,连带的是村里人口越来越少,学生越来越少,小规模学校得到的教育资源也就越来越少,教师数量和质量双双滑落。坚守成为农村教育的质量标签。

  何以至此?一来,名校的先发优势和城市化进程,促使许多农村学龄人口急剧向城市转移,这导致农村学校极度萎缩,规模大的学校变小,规模小的学校变无。二来,如果学校的教师数量仅以个位来计,其教育质量是否合格将受到更多人质疑,尤其是在学生掌握知识要与时俱进,发展能力要全面多样的时代。两相结合,互相助推,免不了陷入恶性循环。揆诸现实,家长的观念和家庭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将问题推向两极——稍有能力的家长,即便自己多受点苦,也要把孩子送进城里读书,而竞争观念稍弱或者经济能力不够的家长,也只能委屈孩子选择留不住的村小继续学习。

  当然,并不能因此否认村小存在的意义。"袖珍村小"的确是当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能够得到改善并存在下来,背后是时代力量和政策支持,这是社会的温度所在。可惜“独木难成林”,潜在的教师问题和教育质量问题,让转型一半的八角村小走在十字路口。如果把时间往前追溯到2000年至2010年间就会发现,那时农村小学就减少了一半,平均每一天有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中学消失。这一统计数据时至今日仍有附带现象和参考价值:很多熟悉农村,或者到过农村的人都会发现,“村小早已不复”,“哪还有什么小学啊”。

  事实上,对于兴办村小还是撤销村小,不仅地方部门处于两难境地,社会也存在很大争议。如果撤并合校,一些学生上学就成难事,离中心校太远,就不得不成为寄校生,这势必会激发潜在的“留守隐患”;反过来看,支持撤校合并也并非不尽人意,其中涉及利益的取舍和填补,比如师资、软硬件设施等配备。此外,在城镇化的浪潮中,真能改变一些家长逃离乡村教育,追求城市教育的既定思维吗?

  需要注意的是,争议的天平,可以适当倾斜,也绝对不能偏向一方。“撤销论”和“复活论”二选一,不是解决问题的万全之策。有效且唯一的办法应该是跳出“一刀切”思维,尽快将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这也是十九大报告中突出指出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深层次内涵。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落脚到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师团队的建设上,也唯有给农村创造更好的教育设施环境,配备更完整的优秀教师团队,才能给温情又悲情的村小故事划上句号。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强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