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置身于“网红”热潮,理性不应缺失

发布时间:2018-08-14 08:54:58来源:荆楚网

  如今,“网红”一词早已不再限于当初的“网络红人”。在网络社交媒体中,无论是美食美景,还是古迹店铺,只要传播够广,影响够大,那它们就都可能成为“新晋网红”。

  如果说从前人们对于网络红人更多的是争议不断,那么现在对“网红”的态度就大为改观,一些“网红产品”、“网红景点”都成为了人们热捧的对象。但在“网红热潮”之下,我们的理性不应该缺失。

  一直以来,注意力都是稀缺品。每个渴望被关注的对象都在竞争人们的注意力,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红”便是其中的优胜者。社交媒体的发达便捷则为这些“网红”提供了一条更迅速“上位”的捷径,纵使更迭速度极其惊人,但瞬时的流量也不容小觑。于是,“网红”凭借其不凡的传播力,顺势成为了“招牌”。人们则容易在群体氛围感染和从众心理影响下,对其投入更多的目光。

  有人会说正是因为“网红”热潮的出现,人们才会有去尝试的冲动。而正是这些诱人的尝试,更加将热潮推向高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的好奇是不需要理性把控的。我们可以从“网红”热潮中得知一些目前正“火”的人事物景,从中窥见人们部分的喜好追求,但不能只用“网红招牌”来代替事物全貌,更不能因为秉承与大家相同的心理去追逐“网红热潮”。

  当然,如果“网红”本身就有足够的吸引力,目光的聚集是自然的。但“网红”的形成,背后营销手段和本身“实力”的成因占比是未知的。所以,网上效果图和现场真体验千差万别的案例并不少见,盲目跟随“网红热潮”前进常常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

  我们常常忽略但不可置否的是:注意力是极易被引导的,“网红”就是引流导流的利器。当许多“网红”的出现都是经过精心包装后才出现时,这些“网红”所具有的吸引力内核早已不再是其本身。它们所掀起的热潮也不过只是营销者们针对大众喜好“对口”策划的网络狂欢。我们无法避免被营销的“糖衣”吸引,但在面对“网红热潮”时始终要理性。不能旅游一趟只为重复网络热门的“打卡”,不能让衣食住行都只是在尝试“网红产品”。多思考一下“网红热潮”之下的事物本身,而不是光看着它的“网红头衔”。

  而这种思考的理性态度还应该存在于“网红制造者”的心中。很显然, “网红”是人们瞩目的焦点,迫不及待想“制造网红”的自是大有人在。但我们不能说这种特意就是恶意。因为如果是如实宣传,那么制造网红也无非就是一个宣传渠道。就好像被“抖音”带火的稻城亚丁、茶卡盐湖等,这些本身就极具魅力的景点被打造成“网红”也“红”得实至名归。但如果像前段时间爆出的“纣王妲己代言周原”,只能让人愤慨历史文化深厚的周原竟然是以这种形式爆红网络。像纣王妲己热舞这样的“网红”无疑是对周原的亵渎。

  所以,“网红制造者们”在打造网红的时候应该保持理性的思考,不要让流量与利益遮蔽了自己的双眼。“制造网红”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己预备推出的网红有没有真材实料,能不能代表整体形象,而不是只想着能不能搏人眼球。若只是为成为“网红”而弄虚作假或炒作不当信息,那到时也只怕是会遭人诟病。

  “网红”于现在不会是一个贬义词,但它的褒义也有待考究,毕竟在“网红热潮”里吃了哑巴亏的尝鲜屡见不鲜,一心一意只看流量数据的幕后推手也不在少数。身处于“网红”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中,保持理性思考,清晰地分辨事物的真伪十分重要,别让自己的注意力也在这股热潮中迷失了。

  来源:荆楚网

  作者: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