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为期6天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拉开帷幕。本届航展展览规模再创新高,本届航展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展商参展,充分展示世界航空航天业前沿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国防科技实力的提高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11月6日,人民网)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自1996年首届举办以来,展示了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各项成果,见证了中国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也体现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创新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创新精神正是打开我国经济转型大门的钥匙,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持续进步的灵魂。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可以看出,我们的民族从来不缺乏创新精神,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各种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器具,在同一时期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载,在创新精神的驱动下,我国自主研发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于2017年成功首飞;今年珠海航展,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获关键技术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同样,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更是离不开创新。当今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华民族想要取得长久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创新之路。创新是民族之魂,它能将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所积淀出来的成果展示给全世界各族人民。
创新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趋于平缓,国家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使经济能够更健康、更持续性的发展。而创新正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科技创新离不开政策和资金扶持,我国2017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7500亿元,目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在创新的驱动下,一大批国家品牌脱颖而出,让“中国制造”慢慢向“中国创造”发展,最终要实现创新强国的飞跃。
创新是国防实力日益增强的引擎。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引领世界,用火炮敲开清政府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日德脱颖而出,二战的血腥笼罩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同时也使我们明白机遇的稍纵即逝,在这个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创新强国之路,狠抓创新,把握机遇。其中核心技术关系国家安全大局,“中兴事件”之殇反映出我国芯片技术不够强大,需要靠大量的进口维持正常生产。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获得竞争和发展中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珠海航展的成功举办表明,只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生产出更优质的“中国制造”,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任志豪
(作者:詹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