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耕者”谈】
他们,不是战略制定的决策权威,不是政策解读的行业专家;相对于顶层设计,他们是基层工作者。
但他们,是战略的实践者,是政策的贯彻者,是问题矛盾最终的“开锁匠”。
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他们,有的深入理解改革精神,更好地指导工作;有的敏锐嗅出改革信号,对工作有所启发。
耕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希望田野上,他们如是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关每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老百姓需要并期待着“绿色教育”、“满意教育”。
实现教育公平是民众的一大期盼,然而,教育领域的不公平仍然大量存在,诸如打工子女上学难;学前教育的小学化与贵族化,入园难;重点中小学的存在与傲慢;某些重点高中毕业班教师、相关管理人员拿“天价”奖金;“超级大班”泛滥,办班补课猖獗;中小学生课业严重超负;高考一考定终身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中明确指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这些改革措施直指教育领域的顽疾,可见,政府对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是空前的。“公办学校标准化”就意味着城乡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则意味着一些地方负责人再也不能偏爱重点学校重点班了,也意味着学生就近入学权利将得到保障,更意味着那些“名校长”、“名教师”也有责任有机会俯身到偏远学校去倾心服务了。
作为闻名全国的教育大省,湖北在教育领域的改革成绩人所共睹,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员,笔者更是亲身感受了湖北教育改革的步伐,这种改革在职业教育一块表现尤为突出。
近年来,湖北在职业教育领域率先试点高考改革,首创“技能高考”,在部分专业实施以技能考核为主的中职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招生办法;还实施了省级技能竞赛获奖者免试进入相应大学深造等措施。这些改革措施打破了一张试卷考所有考生的高考“大一统”局面,将以文化考试为主调整为以技能操作为主、文化成绩为辅的考试模式,使更多中职学生有了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机会,这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笔者所在的恩施市中等职校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学校从硬件建设入手抓发展,一方面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一方面千方百计自筹经费,建成了国家级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省级实训基地。投入2000多万元新修了2栋学生公寓楼,投资1000多万元的多功能楼房正在修建之中。
同时,在办学模式方面,采取“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既面向就业开设有各类中专班,又开设有面向技能高考的专业,还有面向对口高等院校升学的班级;推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这些措施
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在校学生由当初的300人增加到3000余人,更使得职业教育最大限度地面向了全体学生,让学生享受到了教育的公平。
“敢为人先”是湖北人的精神,湖北要想能真正成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教育的作用将尤为明显。只有办好最公平的教育,才能以优质的教育培养出优质的人才,以优质的人才服务湖北乃至全国各项建设。
稿源:荆楚网
作者:庞青松(恩施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罗莎)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