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王青玲:“全城背诵”缘于全民信仰
发布时间:2014-12-31 15:11:50来源:荆楚网

  【深化改革“耕者”谈】
  他们,不是战略制定的决策权威,不是政策解读的行业专家;相对于顶层设计,他们是基层工作者。
  但他们,是战略的实践者,是政策的贯彻者,是问题矛盾最终的“开锁匠”。
  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他们,有的深入理解改革精神,更好地指导工作;有的敏锐嗅出改革信号,对工作有所启发。
  耕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希望田野上,他们如是说——
  从10月开始,全国近百个城市都在忙着准备一项三年一次的“大考”——“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检查。如果说第一个万亿大城在中国中部出现,是武汉城市发展史上的大事件,那临近岁末的“武汉文明城市创建”便是一场“世纪之约”,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迎接历史的挑战与时代的检阅。
  这本是“众志成城”的团结凝聚之心、“志在必得”的自信坚定之念、“大城武汉”的担当勇为之气。然而,笔者却看到类似“全城背诵核心价值观是面子工程”的片面解读。
  如若是面子工程,怎会出现马路上小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理解背诵,怎会有“窗口优质服务”的诚信之举,又怎会看到“公路人在行动,志愿者进万家”的友善点滴呢?!
  说“全城背诵,是世界之最”。但笔者认为这正是一种求进,“追求卓越”的责任担当。与其拍砖指责是“口号教育”,毋宁说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内化于心”。那位替车祸中丧生的哥哥还债的“信义兄弟”孙东林,那些不平凡的“凡人善举”便是武汉人“外化于行”、“楚人重然诺”的实践证明。
  说“全城背诵,是不切实际”。但笔者认为这正是一股韧性,“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2014年的深化改革元年,2015年的十二五收官之年,站在新旧交替的时间节点回望,改革的“棋局”推进武汉,中央的“布局”聚焦武汉,全球的“格局”凸显武汉。“创文”照亮大城崛起,更彰显荆楚实力,今天的武汉,一如战士出征的豪气,守得实至名归的花开月明。
  众所周知,大于80%的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超过75%的城市环保满意率,达到100%的创文知晓率,这是中央文明办给“创文”城市的考卷,坚决将要求落到实处,试问何来“形式主义”之嫌?从大气污染减排到湖泊治理,从文明出行到邻里守望,从城市提档升级到精神物质双跃升,武汉人的“创文”不正是一个不分你我、人人有责的“全民工程”,不正是全方位提升城市实力的“务实工程”,不也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心间,武汉人同“作业”,是一种精神引领,激发的是文明创建爬坡上坎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这个社会应该追求的精神目标,熟记24字,践行着“个人之于小家,小家连着大国”的24字核心观,用个人的行动托起城市的崛起,让城市的发展助力国家的富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皆知晓,武汉人全城背诵,是重塑个人当代价值观,促进的是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面对着物质世界的诱惑,面对着各方压力,面对着纷纭复杂、泥沙俱下的社会思潮,武汉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每一个武汉人,“人无德不立”,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从自信心上站起来、从精神上站起来,方能在实践和探索中前行。
  不得不说,片面式的解读也有“贴标签”思维的成分。“中国最大的工地”,这就是很多外地人对武汉的第一印象。我们形容它“紧走慢走走不出汉口”,我们说它是“大农村”等等,再没有哪个城市比今天的武汉蒙受的不白之冤更多了。与之相反的是,武汉这座城市已然变得美好与大气,不断用实践阐释着“求新、求变、求进”的时代精神。
  “创文”是武汉“洗尽铅华”的历史机遇。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大江穿城、龟蛇相望,“一城秀水半城山”铺染城市底色;天元之位、九省通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凝聚城市之魂;科学技术发达,“惟楚有材”彰显城市活力。这些都是武汉实力的诠释。
  “创文”是武汉“换新颜”的时代要求。借文明创建大势,做解决问题之事,武汉人的文明创建是中部中心城市的时代使命。在文明的舞台上,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寻求发展,构筑开放新高地;在文明的背景下,夯实自身底盘,撑起全面发展的大盘;在文明的引导下,点亮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上的精神之火。
  明明德以常自省,执至善而先实践。“全城背诵”正是缘于全民信仰,跨过形式而落到实处,顶住挑战才能迎来机遇,武汉就是这么“任性”。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青玲(武汉市江夏区舒安办事处综治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