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徐大发:中小学职称评定应进一步“接地气”
发布时间:2014-01-29 14:56:54来源:荆楚网

  【深化改革“耕者”谈】
  他们,不是战略制定的决策权威,不是政策解读的行业专家;相对于顶层设计,他们是基层工作者。
  但他们,是战略的实践者,是政策的贯彻者,是问题矛盾最终的“开锁匠”。
  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他们,有的深入理解改革精神,更好地指导工作;有的敏锐嗅出改革信号,对工作有所启发。
  耕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希望田野上,他们如是说——

  新年伊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透露,2014年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大学教授级别一样的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可以评正高职称!这一利好消息“捅破”了中小学职称评定中存在20余年的“天花板”,也着实让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有了新的盼头。
  中小学教师靠什么评职称?除了教师资格证件学历文凭教龄等基本硬件外,就得靠教学论文和各级表彰荣誉了,后两项的权重得分比较重。作为一线教师,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虽说也有一些教研活动,但大多是些象征意味。更何况,要创作高水准的教学论文,中小学教师条件受到一定限制(没时间、没有图书资料可查,信息相对闭塞等),也缺乏发表的平台阵地。
  再说各级表彰。不可否认,有些老师的各项先进表彰是靠个人努力干出来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各项表彰是靠拼关系获得的,甚至有的表彰是在悄无声息下直接上报获得。北京丰台二中副校长陈维贤曾对记者坦言,现行的职称评定标准更利于学校领导。这话值得品味,说白了,无非是一些学校领导在各级表彰捞荣誉上“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其获得的先进表彰多,那么在职称评定中自然要处于优势。
  凡此种种,让职称评定几乎成了压在广大中小学教师心头的一座大山,渴盼多多又诟病多多。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现行职称评定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首先,中小学职称评定的顶层设计本身就有问题。按现行规定,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许多教师在评到小教中级和中教副高级职称后正好30-40多岁的样子,由于职称到了顶级,也就感觉“船到码头车到站了”,渐渐流于平庸和倦怠之中,这很不利于进一步激励教师队伍的发展。
  此外,中小教师职称评定的门槛也不尽合理。比如说50岁以下的教师要考计算机,那些偏僻乡村的教师受条件限制,有的连计算机都没有摸过,计算机过级自然就成了职称评定的拦路虎。还有,评选中级和副高级职称要进行专业文化考试。至于考试成绩不是以60分为及格,而是按照参考总人数的比例算“及格”过关。并且规定,已考过关的教师,若在三年没有评到职称的,这次过关成绩作废,下次又要重考。而另一方面,对中学副高级和小学中级职称的名额又极力控制。
  拿笔者去年所在的乡镇来说,符合副高级职称评定的人选有20多人,而名额仅仅1个。如果按照这样的比例评下去,排队都不知要排到猴年马月。倘若这些老师今后3年内未能评上,专业文化考试成绩就必须作废,要重新再报考以获得参评资格。这耗费着老师们多少的精力和经济付出!
  久而久之,因为竞争残酷,许多人开始歪脑筋以获得职称“指标”。一些职能部门就截留一部分指标用于“市场”需求,只把一部分指标拿到台面上来给老师们竞争。由于指标有限,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就制定更加细化的“门槛”,设置土政策细化入围条件,有的甚至是摸脑壳的软性得分,比如师德表现分就弹性十足。如此一来,大量符合条件的教师被排斥在职称资格门外,也使得职称评选成了滋生腐败的重灾区,这几乎成了业已公开的秘密。
  最后,是评聘分离。高职称获得者一旦评到了顶级职称就不再担任一线教学,专业付出与其享受的高级职称经济待遇极不相称。当然也有例外,山东就规定正高级教师可在全省中小学流动,实行聘期管理,聘用后必须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脱离教学科研岗位的,不再聘用,这种作法值得借鉴。
  现在,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改革已经启动。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且正高级享受相当于教授级一样的待遇。而且,把各自分开的中小学职称级别两条线归并为中小学职称一条线,堪称本次改革最大的亮点。这既有利于广大教师一生追求专业化,客观上,也为教师的付出价值予以正名,有利于鼓励教师安心从教。
  但我们又要看到,光有这些还不够,在宏观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优化微观评定细则。
  怎么优化?一是要增设职称名额,不能受控于当地财政的裹挟,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应该公正获评;二是要平衡城乡教师职称评定,实行倾斜政策,农村教师不仅可以免考计算机,论文和课题等级要求也可以降一级,评审时还应接受单独考核评价,要更多地体现其教学水平和业绩;三是增加教师“实战”能力权重得分。
  另外在评价方法上,应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等方式,由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评审,同时综合教育示范课、获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方面的成绩,对中小学教师的能力业绩进行全面客观评价。总之,中小学职称评定应该进一步“接地气”,要把“大门”敞开,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共享改革红利。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大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