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肖璐:用传承与创新开启文艺新春天

发布时间:2016-10-19 10:24:03来源:SRC-13

  2016年10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两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到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再到《平凡的世界》、《湄公河行动》等切近生活、反映时代的影视先锋,文化事业繁荣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场场视听盛宴更是灿烂丰盛的精神殿堂。

  确实,精神能量的滋养和文化兴盛的支撑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进步源泉。细数过往,无论是先哲圣贤们的经典著作还是近现代作家们的针砭时弊,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文化瑰宝都为我们干事创业、从政做人提供了宝贵指引。今年七一讲话更是强调文化自信是实现思想上的自信转变为发展上的自强的基础。那么如何厚植文化自信,升级文化创意,走向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新天地,值得我们为之思考和努力。

  我们总说人要有自信,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哪里?来自于遇事不慌的底气,干事不乱的神气,这种气质的获得需要拥有一颗充盈、厚重的内心。习总书记在《我的文学情缘》里讲述了他多年来的读书经历,从古至今、由中到西、涉猎广泛,于是我们瞬间就明白了这位领导者为何能说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样的大义朴言,为何能实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举重若轻。那是一种基于自身努力,提升知识、眼界、涵养后的自信渗透和彰显。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也是一样,今天我们谈文化自信不是为了躺在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沃土上沾沾自喜,而是扎根文化、传承文化,用文化的复兴撑起中华自信的脊梁。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做加法,于瀚如星海的古今诗书中获取先人的思想精华,于代际传承的道德规范中立起中国人的文明印记,于中西对比中求得中国文化的胜势和优化空间。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薪火传承的坚持,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如果说践行文化自信是一个充电传承的过程,那么创作便是一个输出、感染和创新的过程。然而当下的文化创作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同质性”问题。一个征婚节目火了,所有的地方都在搞谈恋爱、找对象的节目。节目虽多但换来换去都是大同小异,凸显不出差异就难以拔得头筹,更不要谈论文创升级的目标和愿景。

  那么差异和特色从哪里来呢?应懂得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期、改革深水期、扶贫攻坚期,这个美好的时代赋予了我们丰富的素材和视角。或是改革进程中小人物的坚持,或是扶贫攻坚中大英雄的担当,都是值得去创作、歌颂的主题。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做减法,抛弃媚俗、简单的拼接复制,打破固有的套路和模式,深入挖掘当下中国让人产生共鸣的新文化内涵,让创作化多一些时代特征、人民意愿和表现形式,能够被大多数人接纳喜爱,如此便是创作应该有的初心。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今天的中国文艺在愈发坚挺的文化自信和时代之音中,必能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向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纵歌远航。

  稿源:荆楚网

  作者:肖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