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刘天放:“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是大方向

发布时间:2017-09-04 11:54:02来源:荆楚网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过去农民是身份,生下来父母如果是农民、户口是农民,你就是农民。现在要把农民概念回归职业概念,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希望把‘农民’这个称谓从身份称谓回归职业称谓。将来大家会渴求当农民,农村会成为稀缺之地。”(9月3日《人民日报》)

  “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使人振奋。多年来,每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这表明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每次都强调要对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要求对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尽快加以解决,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为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基础。本次中央财政投入15亿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且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将达到2000万,就是具体行动。

  谈到“农民”,在我国是一个沉重话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制,使“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困扰着全面小康的进程。“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它由当时民间“三农”问题研究者、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前党委书记李昌平首次提出,引起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

  然而,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三农”问题依然是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今年,供给测改革聚焦农业,而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让职业农民协会或其他农合组织应运而生甚至遍地开花,才能集结起农业发展的有生力量,才能让农业有奔头,让农民对未来充满希望,有更多的获得感。报道中,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陈庄村新型农民陈龙、德州市陵城区临齐街道丰润农场王文昌成立的山东省第一家由新型职业农民自发组成的民间组织,就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曾深刻指出,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形成农业农村改革综合效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可见,“三农”问题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加以考虑,要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一框架下,按照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三大体系下综合考虑。而要想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就必须像本次这样投入更多的真金白银;要想建立新农合组织,就需要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面对我国农业发展滞后,农村发展乏力,农民脱贫致富缓慢的现实,不但要把中央写在纸面上的各项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到位,还要锐意改革创新,结合本地情况,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农业之路。“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当然是大方向,但必须注意到,目前我国还有数以千万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要想让更多的人安心去做“农二代”或“农三代”,就必须有令从事其他行业之人羡慕的优越的物质条件。

  由此,“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就要积极行动起来,就像本次一样,投入15亿元培育更多新型农民,而且,投入还必须持续增加。而对“三农”问题中的其他方面,必须同时重视起来,还要有配套措施跟进。脱贫致富全面小康,主要是指部分农民奔小康。因此,朝着“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个大方向继续努力,还需持续发力。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