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贵州毕节市探索建立脱贫攻坚讲习所,市、县、乡领导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带头当讲师,通过“讲议”“学习”等形式,宣传扶贫政策和农村发展举措,在助推脱贫攻坚的同时,密切了党群关系,成为党建的一个有效载体。(11月12日 新华网)
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动员组织广大基层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毕节市委提出“每个县(区)都要办好脱贫攻坚讲习所”,县、乡党委书记要上讲堂,把脱贫攻坚要义讲清楚、讲明白,真正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无疑是对贫困地区群众“志智双扶”的绝佳场所,这对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如此看来,贵州毕节市探索建立脱贫攻坚讲习所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它有可能成为干群交往的“纽带”和桥梁,这对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走到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肯定是大有益处的,但广大深入基层走村入户的干部也要明白,做群众工作,关键在于深入群众,心入群众,得到群众的认可,千万不能让“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只是看起来很美。
如何避免让“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只是看起来很美,广大扶贫干部一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干部讲师的讲解要接地气。讲习所要对群众扶志和扶智,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广大干部就必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给群众办实事,讲道理,切忌泛泛而谈,让群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二是要有实用性。农村群众最讨厌形式主义那一套,最欢迎的是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实用性强的东西,因此地方政府在办讲习所的同时,要多请技术专家、农技能人、致富带头人等去给老百姓讲实用技术,将产业发展;三是要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理所当然应该是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一个平台,是解决群众生活生产困难的一个好地方,这样的讲习所,才是群众需要的。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名字可以高大上,但内容要接地气,要是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是党员干部走好群众路线,服务群众的场所,只有这样,“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才会不只是看起来很美,而是实实在在的美。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子文
(作者:詹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