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近期,人民日报记者走访调查就发现,有些地方在制定扶贫政策、考核评估、督查巡查等方面依然不严不实,搞面子工程。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表现值得警惕。(12月19日央视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种种“加强版”“创新版”的脱贫攻坚方法不断推陈出新,脱贫攻坚成绩显著。然而从监督检查和执纪审查等情况看,目前一些地区扶贫领域形式主义问题依然严重。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若是把精力都消耗在“形象工程”和“纸上谈兵”之上,贫困群众得不到真实惠,那就成了假扶贫、扶假贫。如何打破扶贫工作“形式主义”的怪圈,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笔者认为,还需做到“三要三不要”。
要“群众满意”,不要“政绩投机”。为了包装“面子”,有的贫困点被强势扶贫,“越富越帮”;为了粉饰“成绩”,有的村用牛羊“伪装”扶贫产业项目,打造“亮点工程”……这些只着力于领导“可视范围”的表面工作,乍一看干得是轰轰烈烈干、如火如荼,实则却是“走样不走心”,落得一地鸡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扶贫效果好不好,关键还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群众满意”才是脱贫攻坚战的最终目标。只有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幸福感”强起来,“获得感”升起来,方可真正地实现万众期待的小康。偏离了“群众满意”这个中心,口号喊得再响亮,也不过是有口无心;工作干得再漂亮,也不过是有违“初心”。
要“绣花功夫”,不要“花拳绣腿”。光一个贫困户身份证号就填了几百次;仅一次迎检的打印费就花了10多万元;定时定点到村“打卡”拴住了驻村书记扶贫干事的手脚……必要的评比检查,督促追责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玩的是“虚功夫”,打的是“花拳绣腿”,不仅劳而无功,劳民伤财,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负面效果。为此,扶贫攻坚应该在“绣花针”式的工作作风上下功夫。“多一针则庸,少一针则乱”,“绣花功夫”成于细致且贵在精准,扶贫工作亦是如此。要合理分配时间精力,有效区分轻重缓急,把扶贫资源都用在“针尖”上,有条不紊的推进扶贫工作。只有找准对象、明确目标,用细致的措施和切实的手段“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要“久久为功”,不要“浅富辄止”。“象征性”地到贫困户家中坐一坐;“走马观花”式下基层扶贫调研;“蜻蜓点水”地使用扶贫资金……这些“浮”贫工作只可能造成“海市蜃楼”的脱贫假象,不会从根本上扭转贫困现状。脱贫攻坚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是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从“输血”到“造血”的路径上下功夫。既要设定合理的脱贫目标,还要提前谋划脱贫之后的生产生活,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既要巩固脱贫的成效成果,还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的位置,增强贫困点抵御风险能力;既要“授之鱼”还要“授之以渔”,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为贫困村打开连接世界的门窗,引导贫困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勤劳致富奔小康。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鑫
(作者:詹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