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决定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在全国范围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其中,在脱贫节奏上有急躁症被列举为扶贫作风问题之一。(12月19日《人民日报》)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近些年,为了实现2020年6000多万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各地相继出台和完善了“1+N”脱贫攻坚系列文件,涉及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等。经过合力攻坚,我国脱贫攻坚的成效显著,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如今,经过多年扶贫工作,比较容易脱贫的都已经脱贫了,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扶贫政绩,片面追求脱贫速度,大搞数据“注水”,频繁填表报数,出现了包装“扶贫大户”“大喊脱贫口号”等“脱贫急躁症”。如此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也直接影响了国家脱贫的总体目标。
脱贫攻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特点,讲求“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步步为营”,忌讳的正是一个“急”字。“脱贫急躁症”会让干部倾尽全力做表面文章,通过各种手段从数字上增加群众的所谓“收入”,通过拍脑袋来决定扶贫的具体政策措施,有的甚至认为精准扶贫就是精准填表。“脱贫急躁症”的结果,只会让脱贫攻坚陷入走马观花、浮在表皮、华而不实的境地。
其实,出现“脱贫急躁症”主要源于干部的错误政绩观,是干部没有认清扶贫到底是对人民负责还是对自己的政绩负责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干部急于求成、想出成绩,为民初心“错位”,眼睛看上不看下,只看上级考核什么,不问群众有啥疑难,只顾个人成绩,不管群众满意。
因此,在笔者看来,根治“脱贫急躁症”亟需用“心药”。一方面要用教育干部的“心药”,我们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我们脱贫是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扶贫政绩观。在脱贫问题上,要坚持标准、实事求是,有条件的快一些,条件差的慢一些,但是不能弄虚作假,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扶贫意识考核的“心药”。简单说,在考核办法上要因地施策、因人施策,不以一时的成果论英雄,而要着眼地区实际评干部努力程度,从群众意见看干部为民初心,让那些喜欢弄虚作假的干部挪挪窝,给那些实干担当的干部鼓鼓劲。
稿源:荆楚网
作者:栖寒
(作者:詹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