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传统文化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

发布时间:2018-04-13 08:30:04来源:荆楚网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近期收官。第三季追求全面创新,在赛制、百人团设置等方面升级。回头来看,《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反响,最大原因就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足功夫,准确把握住“守”和“变”的关系。不仅在传承中华诗词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下功夫,又在节目内容、嘉宾点评、赛制形态等各方面做了开拓性创新,以文化人,寓教于乐。(4月12日人民日报)

  不知不觉中《中国诗词大会》已经走过三季,从第一季的殷怡航到第二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武亦姝,再到这第三季“外卖小哥”雷海为都为我们奉献了一道美味的文化大餐,人们在赞颂节目的新颖独特的同时也接受了一场文化洗礼。

  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的结合正散发独特的魅力。“原来诗词还可以这样‘玩’”,相信这已成为许多观众的内心感慨。这样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对文化的传承是有利的,也是值得提倡的。

  传统文化需要人民有更多的参与感。不管是武亦姝的学生身份还是雷海为的“外卖小哥”标签,无不让人们感到亲切,因为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得人。他们在台上答题时也让广大观众有更多的“代入感”,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国人的耳濡目染更是让这一节目有了更多的群众基础。

  不管是诗词还是其他传统文化,要继承发展最重要的还是人,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需要激发起人民的参与热情才是关键。在这方面《中国诗词大会》无疑走在了前面,不管是百人团和赛制的设置还是内容的创新无不激发起了人们对这一节目的参与热情,这是这个节目成功的原因之一。

  传统文化需要时俱进地跟上时代潮流。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优秀的东西故步自封于自己的那片“小天地”终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为“大天地”所不容。君不见,历史长河里多少优秀文化因故步自封而在时间的“冲击”下飘散如烟,如曾经的墨子和鲁班那高超的技艺。

  如今《中国诗词大会》在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方面已为我们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相信泱泱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必将会有更多“成员”赶上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再添一把火。

  传统文化可以为国家发展输送更多动力。每一个盛世的来临必滋养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反过来也能推动盛世“加速”前进,文化与盛世之间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如今,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美好生活需要自然也包括文化需求。

  正如《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一歌中所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文化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好的文化熏陶能给人带来无穷的正能量,这正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源动力之一。

  南怀瑾先生在30多年前就曾预言: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惟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后,这个国家不可能复活了。历史上的几个文明古国,不是亡在经济和科技的被打垮,而是自身的文化被摧毁。所以,守护、继承、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更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里释放出更多的文化红利和社会正能量。

  来源:荆楚网

  作者: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