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电视问政“拷问”领导干部“执政初心”

发布时间:2018-08-10 09:49:16来源:荆楚网

  又到一年期中考,8月9日晚8时,武汉电视问政首场问政“让群众更满意”迎来麻辣“第二考”,现场采用“短片曝光+连续追问+犀利点评”方式,让普通民众当场问政11个相关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让现场的政府官员意识到,自己是个被监督的对象,自己说出了每一句话都应该对老百姓负责。

  武汉电视问政节目从2012年开播以来,以其敢于揭短亮丑的短片形式、加以勇于直面矛盾和新颖、接地气的主持风格,一直是深受广大观众拍手叫好、交口称赞的好节目。面对一个个“曝光短片”涉及的问题,通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答辩“应考”和主持人连续追问、专家现场犀利点评这样互动方式,不仅让公众多了一个表达意见的渠道,政府多了发现问题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普通民众通过现场问政政府官员,达到了问出了责任、问出了执行力、问出了效率、问出了作风转变,问出了执政初心。

  问政聚焦服务民生,从“拷问”干部“为民初心”入手。曝光了“小学划片不合理”“智能公交电子屏成摆设”“窗口地带道路破损”等等,这些与群众息息相关问题,通过一个个短片展示直接呈现在问政现场,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问题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威信,也是打通老百姓诉求“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对现场职能负责人来说,要把履职尽责记在心上,扛在肩上。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手持“公心”戒尺,才能达到群众心中“服务型政府”要求,真正地让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群众满意不满意才是衡量政府工作作风好坏的唯一标准。”而这次武汉电视问政,把衡量工作“好与坏”的“尺子”交给了现场观众,各级政府和执政者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说出每一句都要对群众负责,要摆正自身位置,扎根人民群众,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群众迫切需要作为努力方向,才能用行动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时代答卷。

  问政现场辣味十足,从“拷问”干部“现场反应”入手。“各位应该都送过孩子上学吧,遇到这种情况你们是什么心情?教育划片发生了变更,在我看来有些随意,为何会如此?我们应该做互动,请相关部门和学生家长代表,倾听他们的意见,我们做了这个工作吗?据我所知,此前家长们多次投诉无法解决,直到媒体介入,家长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怎么办?”随着主持人步步紧逼、连珠炮式的追问,让有的领导干部满头冒汗、如坐针毡。这既考验执政者应对网络和媒体的素养,更直观真实地反映了对曝光问题的熟悉程度,症结所在、下一步举措、整改时限等,回答的好不好,有现场专家犀利指出、观众直接评判,更有场内场外观众直接投票,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官员的现场作答、现场“工作”更加趋于公平、公开、透明之下。 “脚上是否沾有泥土,心中是否有担当。”电视问政,考验了执政者对各方面情况的掌握程度,既有宏观,也有微观,这就要求执政者改进工作作风,多到基层一线察实情、谋实招、办实事,了解情况、问计于民,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和便民举措,更要多听取群众意见,不嫌麻烦图省事,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换来群众一张张满意的笑脸。

  问政务求出实效,从“拷问”干部“马上就办”入手。“马上就办、明天就改”是问政现场出现频率较高的承诺。是掷地有声、一改到底,还是高举轻放、应付了事,群众评价干部,不光看你怎么说,关键看你如何做。一次电视问政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一个部门承诺、回复也仅仅是迈开了第一步,关键在于此后能否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认真整改,真抓实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又有哪些短板,群众心里有本明白账,也最有发言权。他们所反映的问题,要么是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要么是涉及某个部门的顽疾,要以问题为导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用真心真情真力,努力把事情办好,尽快将短板补齐,正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群众是阅卷人。”电视问政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群众诉求的窗,架起了一座干群互相交流沟通的“良心桥”,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叩问初心、拂试初心、磨砺初心的平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干部手中权力在聚光灯下“透明”运行,将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根本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精神状态奏响官民融合发展新时代乐章。

  来源:荆楚网

  作者:吴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