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电视问政还需更多“抢答”的“底气”

发布时间:2018-08-10 16:46:09来源:荆楚网

  主持人:“江夏区长也强烈要求发表一下意见。”江夏区区长:“我的情况是我很受伤,我有十五家企业……”这位区长的“举手”抢答在8年电视问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以往的问政,被问的区长们经常怕和躲,今年的问政,区长们却主动举手要求发言;以前区长们只回答跟自己相关的问题,今年,区长们互相献策,诊断别人的问题。(8月10日央广网)

  说到电视问政,可能很多人并不陌生。它通过电视传媒创新了监督方式,向公众打开了参与的大门,通过官民互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诚然,其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找到问题,找到差距,找到办法,为百姓排忧解困。然而节目开播8年以来,面对公众提出的“尖锐”问题,“不知所言”者有之,“脸红冒汗”者有之,“泪撒现场”者有之,而“举手抢答”者却成了“前所未有”的“第一人”。可以说江夏区长由“被动答疑”到“主动作答”无疑是向公众释放出了一个良好的信号,它意味着面对着镜头,我们的官员已经不再只是抱着“闯关”的心态“敷衍了事”。

  但我们在为这种转变感到欣喜的同时,也该对这迟到8年的“抢答”进行反思。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官员宁愿在问政现场避实就虚,避生就熟,避重就轻的虚与委蛇,鞠躬道歉,也不敢挺直腰板,面不改色,铿锵有力,坦然十足的面对百姓回答疑问?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缺少与公众“面对面”的底气,不少官员仍沉浸在“不曝光不干事”路径中无法走出。

  其实,对公众来说,与“歉意十足”的声音相比,他们更乐于听到这种“底气十足”的“抢答”,只有这样的回答才能让他们看到更多“马上就办”的希望。当然,这种“抢答”的底气并非自然而来,他需要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在日常做足功课,下足功夫。

  一方面政府部门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存在哪些短板,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面对质疑,不能一再的敷衍塞责,而是要真正的直面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急群众所急,研究应对之策,寻求破解之道,尽快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努力把事情办成办好;另一方面不能总是寄希望于“电视问政”,等到让公众问的“哑口无言”时才能看到问题的存在,与其“亡羊补牢”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为动力在别人的“教训”中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自觉担负起自身的责任,精准对标“群众满意”,从群众最关心,最焦心的地方抓起,把群众最伤心,最忧心的问题的办实。

  而最为关键的一点,问政现场不该一再的让“老”问题出现。群众关心表态,但更关心表态后的问题整改。问政现场不是官员秀场,不能面对镜头拍着胸脯承诺变成“空头支票”。“问”出问题,虎头蛇尾,没有下文。如此不仅让“问政”成了虚晃一枪,“问”不出“实效”,更是伤了百姓,失了公信。

  电视问政是考场,“举手抢答”举起的是对百姓的责任,答出的是对百姓的承诺。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后来者”能够秉持初心,以自省、自强、自信、自励的精神状态,在与百姓“面对面”时能够“底气十足”成为一名“抢答者”。

  来源:荆楚网

  作者:褚文静